对于“社牛”、“社恐”,得出了一些结论:相对于社恐人不愿意与人交流,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,不想引起注意的特点,社牛人在社交方面开放大胆,熟悉陌生人,乐于表现自己,敢于在公共场合做一些事情来引起注意。
比如你在海底捞过生日,总会有一群热情的员工拿着灯光招牌在你身边高唱《告别一切烦恼》。这一幕简直是社恐人民的噩梦;然而,社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。他们会主动入党,热情地和员工鞠躬,主动带路,招呼员工坐下吃饭,理直气壮地指导现场调度...反顾客至上已经成为海底捞员工的噩梦。...
当初我还是理解“社交牛x症”的定义,没有形成感性认知。
可惜周末逛街的时候,刚好看到一个小伙子绕着圈朝我们走来,扭着猫步。他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语言与周围的人交流,并不时选择一个幸运的路人与之互动,丝毫不畏惧路人的目光。一开始我以为他在表演节目,但是找了半天,附近找不到拍摄点——
我恍然大悟,“这就是你一直问我的'社交牛x症'吗?”
大家少说话,言归正传。现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下产生“社交牛x症”的几种可能性。
社恐和社牛
可能都源于“不自信”
社交牛x症和社交恐惧症,这两种看似相反的表现,我却觉得是一根藤上生的两个瓜:一个人内心的自信造成的两种不同状态。
对社恐的不自信会导致害怕别人发现自己做错了什么,或者留下了什么,所以希望别人尽量不要关注自己。
社牛,我不自信的结果是:我害怕别人认不出我自己,所以为了引起周围人的注意,我努力表现出来。
实际上,在某些条件下,社恐和社牛也可能相互转化。
有些人,年轻的时候可能是“社牛”。他们是自己认识的,聊上十分钟就能把家里的一切都告诉别人。但是因为他们太真诚,太热衷于表达自己,所以很可能会受到一些伤害。被社会痛打一顿后,他们学会了把自己包起来,变成了“社恐”。
其他的,一开始可能是社恐把自己保护的很紧。但是随着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的上升,他们没有以前那么多的顾虑,开始放开自己,把自己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网上流传着一张梁朝伟和刘嘉玲走在一起的动画图,形象地解释了“Dang 社恐 Meet 社交牛x症”是什么意思:梁朝伟的脸上写着“我好想回家”,而刘嘉玲的脸上写着“姐姐是女王,我有信心发光”。
我身边的00后小朋友都笑疯了——但他们可能不知道,刘嘉玲年轻的时候不是这样的!早期的梁朝伟可不是这样!
年长的朋友可能还记得,梁朝伟出道之初,个性就是“鬼马”“捣蛋”。当刘嘉玲第一次来到香港时,他非常谨慎和害羞。相反,梁朝伟处理的场景更多。
1993年,两人都参加了费玉清主持的脱口秀节目。主持人问刘嘉玲,你有没有想过像梁朝伟一样演戏和唱歌?
刘嘉玲的回答是:本来是打算的,但是看到他当歌手之后,忙的不得了,应酬很多;此外,我认为作为一名歌手,站在观众面前与观众直接接触需要很大的勇气...(我要退休了)。
后来,我们都看到了这个故事。刘嘉玲不仅成为了一名歌手,还在红毯和节目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。20多年后,当他们接受媒体采访时,他们的形象与1993年大不相同:梁朝伟成了一个喜欢独处的艺人,而刘嘉玲则打理着需要与各种人打交道的一切(比如婚礼策划、家居装修)。
这是“社恐”和“社牛”相互转化的典型例子”(但两者都曾多次在媒体采访中表达自己的自卑,无论是在社恐 state还是社牛 state)。
另一种可能性:
未完成的“去自我中心化”
除了内心的自信和对关注的渴望,我猜想有些人的社交牛x症,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:他们在成长过程中,没能很好地跨越“自我中心期”。
发展心理学家让·皮亚杰曾提到,学龄前儿童(4-6岁)会有一个“自我中心期”,认为世界应该按照自己的需要运转;另一位心理学家戴维·艾尔金德认为,青春期(13-17岁)的儿童会经历一个“个人神化期”,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他人特别的关注和关爱。
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点是,都觉得自己是整个世界的焦点和中心。
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很多孩子自带“社交牛x症”属性。比如他们不怕在亲戚面前背诗唱歌,甚至节假日表演绑架小品;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有“社牛”这样的属性。比如人越多,越愿意拿自己开玩笑,于是有了“人不如愿”的说法。但作为成年人,大多数人不会继续这样做(除非工作需要),因为大多数成年人已经完成了“去自我中心化”的发展任务,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焦点和中心。
如果一个人没能度过学前的“自我中心期”或者青春期的“个人神化期”(比如那些在青春期出现自我认同危机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这种问题),没能实现这个阶段应该达到的“自我中心”的成长目标,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都差不多,都会进入这样一种心理状态:想成为世界的中心,渴望让所有人都关注自己
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在成年早期,也就是年轻人年轻的时候,很多人都想成为“社交牛X”,又不好意思,所以会发明很多类似“真心话大冒险”的游戏,把“社交牛x症”这样的事情光明正大的表现出来。因为这个时期的年轻人正在完成“去自我中心化”的过程——他们走了,但还没有完全摆脱——他们需要一个合理化的借口来满足自己想要“引人注目”和“成为焦点”的小小欲望。